Alphaliner報告顯示,隨著班輪公司推出亞洲間服務,該區域貿易會繼續帶動集裝箱船需求。
分析稱:到6月底,亞洲地區至少會新推出33個周駛環形路線,部署98艘船,屆時該航線上的船會比其他任何貿易航線上的船都要多。
這些新周駛環形路線中所使用的船是近海貿易的傳統主力,其中一半船運力在1000至2000標箱。這些船能到達幾家熱門但受草案限制的港口,如曼谷、海防和仰光。
另一批27艘運力超過2000標箱船在北亞至東南亞航線行駛。其中最大的一艘船運力達4500標箱,東方海外將該船部署在中國北部地區至釜山至東南地區的服務航線上,替代一月份部署在該航線上運力為2500標箱船。
這條新周駛環形路線中的大多數線路主要集中于區域內貿易,還有一些是支線貿易。
泛太平洋貿易帶動更大型船舶的需求增長,尤其是遠東至美東海岸全程水運線路,截至今年四月,這條線路已吸引了六條新線,并已部署60艘船,其中包括巴拿馬型船。
由于現在正值數條線路的轉型,加上冬季淡季服務暫停后的重新啟動,數十艘運力達5000至6000標箱船已抵達遠東至美西海岸區域。
隨著1月份起,35艘運力為1500至5000標箱船加入這條線路,這條泛大西洋貿易也成為帶動集裝箱船需求的關鍵。
今年到目前為止,泛大西洋貿易上已推出7條新線,其中歐洲與美東海岸間4條,地中海與美東海岸間兩條,還有一條在北歐至美西海岸航線上。
泛太平洋與泛大西洋航線的大量需求與亞歐貿易需求疲軟形成鮮明對比。隨著1月份,馬士基航運與地中海航運服務整合達成2M聯盟,西行去程服務航線的數量從22條減少至21條。
隨著24艘運力超過1.4萬標箱新船部署在該航線,并替代之前運力為8000至1萬標箱的小型船,這條航線上的運力增長,與今年初相比增長6%。